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22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时间:2022-03-14 11:19 | 信息来源: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是我国测绘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著名机构。学院立足测绘科学与技术与地球物理学发展前沿,综合办学实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设有国家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对我国测绘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辐射性,被誉为“测绘教育之都”。测绘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测绘学院由1956年成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的天文大地测量系和工程测量系发展而来,几经传承演变,先后易名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地学测量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年9月,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测绘学院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完整的高水平人才梯队。现有专任教师91人,其中教授38人、特聘研究员2人、副教授34人、特聘副研究员5人、博士生导师40人。近年来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已建成5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编著出版的一系列教材被全国相关高校广泛使用。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64人,硕士生378人,博士生186人。
学院现有测绘工程、导航工程和地球物理学三个本科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和地球物理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导航工程专业是2012年国家新批准招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A+,并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下设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航制导与控制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3个系(测绘工程系、导航工程系、地球物理系)、5个研究所(航空航天测绘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测量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空间定位与导航工程研究所),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海洋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近些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工程项目等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夏坚白、陈永龄、叶雪安、宁津生等老一辈测绘专家、学者的艰苦创业和精心耕耘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行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以测绘学科为核心的全国测绘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先后为我国测绘教学、科研和生产行业培养了2万多名测绘高级人才。
学院瞄准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及其推广与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全球化发展战略对时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需求,以基础研究与智能化测绘新思维、高精度时空基准与全球垂直基准统一、导航与位置服务、重力场探测及其应用、地震学、地球动力学与地球内部物理、灾害监测与重大工程智能安全监测、组网遥感与遥感动态监测、智能测量机器人、海洋测绘与海洋动力环境、空间态势感知、时空信息与数字孪生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学科发展重点方向,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测绘科技与教学成果,为我国测绘教育事业和测绘科技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测绘学院。
秉承“敬业、乐群、求是、创新”的院训精神,学院正朝着“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的建院目标昂首奋进!
一、招聘领域与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所 | 专业方向 | 招聘计划 |
测量工程研究所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工程测量、计算机 | 2人 |
航空航天测绘研究所 | 摄影测量、遥感、计算机视觉 | 2人 |
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 |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计算机 | 2人 |
空间定位与导航工程研究所 | 导航、制导与控制、多源融合导航 | 3人 |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 | 地震学、地球动力学、构造物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 2人 |
主要研究方向:
高精度时空基准与全球垂直基准统一
导航与位置服务
重力场探测及其应用
地震学、地球动力学与地球内部物理
灾害监测与重大工程智能安全监测
组网遥感与遥感动态监测
智能测量机器人
海洋测绘与海洋动力环境
空间态势感知
时空信息与数字孪生
二、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 | 应聘条件 |
青年学术带头人 | 现就职于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助理教授(或同层次岗位);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力和学术组织能力,已取得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在本学科领域居同年龄阶段前列,发展潜力突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
固定教职教授 | 现任职于国内标杆高校或标杆学科的固定教职教授或特别优秀的副教授,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相当于助理教授及以上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力和学术组织能力,已取得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居相关学科同年龄段学者前列;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
固定教职副教授 | 现任职于国内标杆高校或标杆学科固定教职副教授,或者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特别优秀的预聘期制人员(含聘期制研究员、聘期制副研究员)及博士后;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项目,学术水平居相关学科同年龄段学者前列,具有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
特聘研究员 | 现任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特别优秀的预聘期制人员(含聘期制研究员、聘期制副研究员)及博士后;学术背景良好,学术成果较为突出,发展潜力大,一般应达到我校相关学科领域当年晋升教授层次的学术水平,具备与标杆学校/学科新进教授或同层次人员竞争的实力;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领导团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
特聘副研究员 | 现任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特别优秀的预聘期制人员、博士后或特别优秀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学术背景良好,学术成果较为突出,发展潜力大,一般应达到我校相关学科领域当年晋升副教授层次的学术水平,具备与标杆学校/学科新进副教授或同层次人员竞争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
具体支持政策参见:http://rsb.whu.edu.cn/xiaowai/fztx/zrjs.htm
三、申请方式
学院常年招聘,按照申请顺序不定期开展评审,不设置截止期限。
申请人向学院发送个人电子简历等材料,包括①简历(需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外语水平、各学历阶段信息、科研成果等)②能充分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论著目录、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科研获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等)。简历发送至邮箱:xli@sgg.wh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联系方式联系人:李霞
联系邮箱:xli@sgg.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78401;15327108972
联系微信:15327108972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29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党政办公室
原文出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