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2年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
时间:2022-02-22 14:14 |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
“同”心筑梦 “济”托未来
——同济大学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学校概况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同济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大学第8,世界排名第211位。2021QS学科排行榜同济大学有20个学科入选全球排名,“建筑学”、“艺术与设计”国际排名第13位,“土木工程”国际排名第23位,现代语言学为新上榜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15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4人,硕士研究生11319人,博士研究生7265人。另有国际学生2088人。拥有专任教师2792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次,国家级人才457人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0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面向新时代,同济大学确立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近两年,学校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构筑了一流人事人才工作体系,形成了与国际接轨兼具同济特点的长聘教职体系和双通道晋升制度,高端人才队伍快速增长,特别是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奋进中的同济大学求贤若渴,期待您的加盟!
二、招聘岗位
同济大学建立了从优秀青年学者到学术带头人再到领军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与激励体系,有力支撑各位学者依托我校申请国家级、上海市等人才计划。诚邀全球英才,“同”心筑梦,“济”托未来。
(一)长聘教职体系
岗位包括:特聘教授、长聘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
(1)特聘教授
基本条件:
在教学、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取得重要代表性成果及显著成效。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不超过50周岁,人文社科类学科年龄放宽至54周岁。取得突出学术贡献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且与同济大学签订聘用合同。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学科。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2.提供必要的启动经费和一次性补助;
3.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并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4.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2)长聘教授
基本条件:
申请人应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学术成就,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优秀并取得重要成果,在所在院系的学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终身教授的水平。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科类学科可适当放宽至50周岁。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和相关学科。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2.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并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3.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3)预聘副教授
基本条件:
申请人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在研究方面已取得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和良好发展潜力,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类学科可适当放宽至45周岁。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和相关学科。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2.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并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支持;
3.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4)预聘助理教授
基本条件:
申请人具有良好的学术能力,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发展潜力。应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要有博士后经历或相应的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和相关学科。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2.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并在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支持;
3.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青年百人计划
(1)青年百人计划A岗
基本条件: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中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术成果达到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同等水平。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类学科放宽至45周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且与同济大学签订聘用合同。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支持政策:
1.聘任为教授;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3.为引进的青百受聘学者提供启动经费和一次性补助;
4.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5.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2)青年百人计划B岗
基本条件: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冲击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的水平,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类学科放宽至40周岁。聘期内全职到岗工作且与同济大学签订聘用合同。具体要求请咨询学校高等研究院和相关学科。
支持政策:
1.聘任为特聘研究员;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3.为引进的青百受聘学者提供启动经费和住房补助;
4.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5.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博士后项目
基本条件: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达到相关流动站进站考核要求。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流动站可增加配套;
2.博士后依托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等。依据博士后所具有的与各类资助计划相匹配的能力水平,学校给予相应配套。
申请人应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品德优良,学风严谨。特聘教授、青年百人、预聘助理教授和博士后全年受理,长聘教授及预聘副教授集中受理,受理时间请咨询学校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和相关学科。
三、招聘学科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公共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体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
四、同济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同济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在国际科技前沿及热点研究领域展开交流,吸引青年才俊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举办时间及形式:论坛设置若干场学院分论坛,通过同济云视频会议(Zoom)或腾讯视频会议线上开展。各学院分论坛将于2022年1-4月集中召开,全年均可开展,具体时间安排请详见学院分论坛通知。同时欢迎全球青年英才随时与各学院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学校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
报名条件: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师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自然科学类年龄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或成果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能全职在同济大学工作。
报名方式:申请人联系各学院分论坛组委会联络人,按照分论坛要求完成报名。各学院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后,向申请人发出参会邀请函。
五、联系方式
1.各招聘岗位联系办公室(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特聘教授、青年百人计划A岗 同济大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陈老师,邵老师 电话:+86-21-65987069 邮箱:rcb@tongji.edu.cn |
长聘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 联系人:丛老师、霍老师 电话:+86-21-65983515 邮箱:szk@tongji.edu.cn |
青年百人计划B岗 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 联系人:肖老师 电话:+86-21-65982792 邮箱:gyy@tongji.edu.cn |
博士后项目 同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任老师、祁老师 电话:+86-21-65983720 邮箱:tjpd@tongji.edu.cn |
2.青年学者论坛各单位联系方式(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n”)
学院 | 联系人 | 办公电话 | 电子邮箱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吉莉 | 021-69583723 | jili@tongji.edu.cn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韩晶 | 021-65981085 | jinghan@tongji.edu.cn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卢畅 | 021-69589381 | 16125@tongji.edu.cn |
国际足球学院 | 傅婧妍 | 021-55135078 | 18666573@tongji.edu.cn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陈源珊 | 021-65982056 | cys@tongji.edu.cn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徐逸群 | 021-65981138 | xuyiqun18@tongji.edu.cn |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庄璐 | 021-65983695 | 14666505@tongji.edu.cn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孟金凤 | 021-65985391 | 14666048@tongji.edu.cn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戚丹妮 | 021-69589750 | dannie_qi@tongji.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梁珊 | 021-65982107 | adi-caup@tongji.edu.cn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黄泽蓉 | 021-69585702 | hzr@tongji.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蔡文婷 | 021-65983285 | semhr@tongji.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章浩 | 021-65981575 | 18085@tongji.edu.cn |
汽车学院 | 吴艳 | 021-69583836 | 11009@tongji.edu.cn |
人文学院 | 沈家佳 | 021-65981282 | shenjiajia@tongji.edu.cn |
软件学院 | 闫鹏 | 021-69589332 | yanpeng@tongji.edu.cn |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黄卫 | 021-65981492 | hw@tongji.edu.cn |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 王岩 | 021-65988998 | srias@tongji.edu.cn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叶玲 | 021-65981041 | lye@tongji.edu.cn |
数学科学学院 | 郝朝洋 | 021-65982341 | haochaoyang@tongji.edu.cn |
体育教学部 | 顾昌杰 | 021-65983542 | guchangjie@tongji.edu.cn |
土木工程学院 | 朱晓冬 | 021-65982456 | xiaodongzhu@tongji.edu.cn |
外国语学院 | 周滢 | 021-65981472 | tjsfl@tongji.edu.cn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陆卫昌 | 021-65981157 | lwc@tongji.edu.cn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李英春 | 021-65984351 | am_hr@tongji.edu.cn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王玉妹 | 021-65989280 | wangyumei@tongji.edu.cn |
医学院 | 鲍迅颖 | 021-51030895 | bxy@tongji.edu.cn |
口腔医学院 | 蔡秋艺 | 021-66524025 | lilin@tongji.edu.cn |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张晓楠 | 021-69584739 | cdhawibboffice@tongji.edu.cn |
中德工程学院 | 张晓楠 | 021-69584739 | cdhawibboffice@tongji.edu.cn |
中德学院 | 宗琛 | 021-65983486 | sa_cdhk@tongji.edu.cn |
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 | 张超 | 021-65984650 | zhangbo@tongji.edu.cn |
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沈一兰 | 021-69580145 | 12171@tongji.edu.cn |
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 庄智 | 021-65983148 | 11130@tongji.edu.cn |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 朱秀艳 | 021-69584712 | zhuxiuyan@tongji.edu.cn |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秦同娣 | 021-65980149 | qintongdi@tongji.edu.cn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张凤 | 021-65982235 | fengzh@tongji.edu.cn |
3.各单位预聘助理教授招聘联系方式(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高等教育研究所 | 张凤 | 021-65982235 | fengzh@tongji.edu.cn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刘怡菲 | 021-65985598 | liuyifei@tongji.edu.cn |
国际足球学院 | 傅婧妍 | 021-55135078 | 18666573@tongji.edu.cn |
体育教学部 | 顾昌杰 | 021-65983542 | guchangjie@tongji.edu.cn |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黄卫 | 021-65981492 | hw@tongji.edu.cn |
法学院 | 邹美美 | 021-65982644 | zoumm@tongji.edu.cn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王玉妹 | 021-65989280 | wangyumei@tongji.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章浩 | 021-65980062 | 18085@tongji.edu.cn |
人文学院 | 沈家佳 | 021-65981285 | shenjiajia@tongji.edu.cn |
外国语学院 | 李芳 | 021-65981472 | tjsfl@tongji.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俞晓燕 | 021-65981787 | fisher.yu@tongji.edu.cn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李英春 | 021-65984351 | am_hr@tongji.edu.cn |
设计创意学院 | 郁爱娟 | 021-65986638 | tjdi.hr@ tongji.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吕璐璐 | 021-65982448 | caup2448@tongji.edu.cn |
软件学院 | 闫鹏 | 021-69589332 | yanpeng@tongji.edu.cn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徐逸群 | 021-65981138 | xuyiqun18@tongji.edu.cn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卢畅 | 021-69589381 | 16125@tongji.edu.cn |
中德工程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张晓楠 | 021-69584739 | cdhawibboffice@tongji.edu.cn |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 朱秀艳 | 021-69584712 | 04143@tongji.edu.cn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魏嘉轩 | 021-69589750 | weijiaxuan@tongji.edu.cn |
汽车学院 | 吴艳 | 021-69583767 | 11009@tongji.edu.cn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吉莉 | 021-69584723 | jili@tongji.edu.cn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黄泽蓉 | 021-69585702 | hzr@tongji.edu.cn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孟金凤 | 021-65985391 | 14666048@tongji.edu.cn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韩晶 | 021-65981085 | jinghan@tongji.edu.cn |
土木工程学院 | 苏静 | 021-65982893 | sujing@tongji.edu.cn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陆卫昌 | 021-65981157 | lwc@tongji.edu.cn |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李伟捷 | 021-65982287 | weijieli71@tongji.edu.cn |
数学科学学院 | 武志晨 | 021-65982341 | 17132@tongji.edu.cn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陈源珊 | 021-65982056 | cys@tongji.edu.cn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叶玲 | 021-65981041 | lye@tongji.edu.cn |
口腔医学院 | 李琳 | 021-66524025 | lilin@tongji.edu.cn |
医学院 | 徐思红 | 021-65984980 | xsh91351@tongji.edu.cn |
学院 | 联系人 | 办公电话 | 电子邮箱 |
4.博士后流动站联系方式(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学院 | 流动站 | 联系人 | 电子邮箱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吉莉 | jili@tongji.edu.cn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韩晶 | jinghan@tongji.edu.cn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李瑞萍 | liruiping@tongji.edu.cn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俞晓静 | yuxj52@tongji.edu.cn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海洋科学 | 陈源珊 | cys@tongji.edu.cn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地球物理学 | 陈源珊 | cys@tongji.edu.cn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力学 | 戴瑛 | ydai@tongji.edu.cn |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化学 | 邢小鹏 | xingxp@tongji.edu.cn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张茗红 | mhzhang@tongji.edu.cn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魏嘉轩 | weijiaxuan@tongji.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章琪 巫蕊 | caup2448@tongji.edu.cn adi-caup@tongji.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城乡规划学 | 章琪 巫蕊 | caup2448@tongji.edu.cn adi-caup@tongji.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风景园林学 | 章琪 巫蕊 | caup2448@tongji.edu.cn adi-caup@tongji.edu.cn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 | 谢超 | xiechao@tongji.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张静宇 | zhangjingyu@tongji.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张静宇 | zhangjingyu@tongji.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李海英 | haiying.li@tongji.edu.cn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李琳 | lilin@tongji.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潘菁 | panjing@tongji.edu.cn |
人文学院 | 哲学 | 高松 | 11134@tongji.edu.cn |
设计创意学院 | 设计学 | 王力丹 | wanglidan@tongji.edu.cn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王宏 | wanghong@tongji.edu.cn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学 | 王宏 | wanghong@tongji.edu.cn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 | 梁婷婷 | liangtt@tongji.edu.cn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苏静 | tjcivil@tongji.edu.cn |
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毛无卫 | tjdzgc@tongji.edu.cn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张琳琳 | 18115@tongji.edu.cn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陆卫昌 | lwc@tongji.edu.cn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鲍迅颖 | bxy@tongji.edu.cn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 | 刘笑阳 | lxyandyy@tongji.edu.cn |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
同济大学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扫码报名
原文出处:
https://hr.tongji.edu.cn/ac/b8/c4429a240824/page.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